梳棉机打造流水线“多工位”作业
我们将流水线“多工位”并行工作理念引入精梳机工作原理。设计流水线作业概念为:流水线上各个工作地按照产品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每个工作地只特定完成一道或少数几道工序,流水线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生产,这是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高的根本原因。
梳棉机设计思路为:将精梳机工艺过程分为给棉输入须丛、锡林针齿梳理头端、顶梳梳理尾端、输出完成须丛接合几道工序,分布在锡林圆周的不同工位进行,数组钳板均布在锡林上随着锡林回转,作为“输送装置”,负责从第1个工位(给棉)将纤维须丛夹持住依次输送到其他工位(顶梳、输出)。
各工位的工艺动作只依赖于与钳板运动节拍的配合。各道工序的执行机构在各自位置对应不同的钳板,并行完成工艺动作,相互间没有关联。由此可见,这种精梳机完全颠覆了传统精梳机低效率的“单工位”集中工作方式,消除了传统精梳机各工艺动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苛刻配合要求,创造了得以大幅提高梳理速度的条件。
基于上述思路设计的梳棉机,主要包括给棉装置、锡林装置、顶梳装置及输出装置。棉卷喂入装置位于锡林的右上方,顶梳装置位于锡林的上方,输出装置位于锡林装置的左侧,3组梳针板和钳板相隔120°均布于锡林圆周上,钳板绕固定的锡林轴随锡林回转。
给棉装置将棉层喂向锡林,位于锡林圆周表面的梳针插入须丛对纤维头端进行梳理,一部分短纤维被锡林梳针梳掉,粘附在锡林梳针上的这些短纤维以后会被吸风装置的负压气流吸走。
经过梳理的纤维须丛随后被锡林上的钳板夹持住头端,纤维尾端则从喂入棉卷中被抽出来,而向外伸出。随后钳板带着尾端向外的纤维经过顶梳时,该尾端被上方的旋转顶梳梳理,其中未被钳板夹持住的短纤维则被顶梳针带走。
被钳板夹持的纤维须丛转到左侧输出位置时,利用输出的负压使两端被梳理过的纤维须丛头端以一定的重叠率搭接在已输出的棉网尾端,与此同时,右侧相隔120°的钳板又夹住新的已梳头端的纤维须丛自给棉棉卷中分离出来,将全过程重复继续进行。